枝蔓网

http://www.zhmaan.com/

诺曼底登陆背后的情报精英及其较量

收藏此文档   我的收藏

       1944年6月6日6时30分,英美两国为兑现开辟“第二战场”的承诺,发动Operation Overlord(霸王行动),近300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,抢滩登陆诺曼底,是为诺曼底战役——该计划是在英国早期突入法国作战计划基础上制订的,前后谋划了2年多。
       诺曼底战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,盟军的胜利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。
       盟军之所以将登陆地点选择在(法国)诺曼底地区,主要是靠英国破译了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所获取的“超级”情报。
       主登陆地段选在哪里?盟军起初也是举棋不定的:
       当时德军控制下的法国,有480公里的海岸线,可供大规模登陆作战选择的地区有三处,即加莱、科荡坦半岛、诺曼底。经过反复筹划,特别是从“超级”情报中获悉:希特勒已由原先支持隆美尔(“诺曼底”论),转到支持伦斯德(“加莱”论)后,诺曼底才被最终选定。
       为确保诺曼底登陆作战的成功,盟军采取了一系列战役欺骗、佯动和伪装措施:虚抅了第1、4、9、10共4个集团军,其中“第1集闭军”驻扎在英国的多佛尔地区,“司令官”由巴顿将军担任。
       盟军的欺骗达到了预期目的:德军最高统帅部和希特勒本人相信,在英国东南部组建了一支庞大的、由名将巴顿统率的大约12个攻击师和一系列后续部队组成的“大兵团”,已计划对德军第15军团驻守的英吉利海蛱东岸地区发动进攻。
       直到诺曼底登陆开始后,德军仍认为这是一次声东击西的佯攻,第二次加莱海峡登陆才是主要的登陆行动。因而,德军第15军团在加莱按兵不动,在巴尔干的24个师和在挪威的4个师也未赶赴诺曼底支援。德军对盟军在英伦三岛的兵力至少 多估计了15个师以上,在诺曼底登陆作战开始时,也 至少多估计了一倍。
       盟军利用无线电欺骗向徳军传送的大量 假情报中,也掺杂了一些真实的情况。德方曾通过窃听盟军的无线电电话、广播,猜测到盟军即将发起登陆行动,甚至曾经破译了英国广播公司的暗语广播,得知盟军将在4 8小时内实施登陆作战。但由于是从公开广播获得,未经其他侦察材料证实,因而被判定为假情报。如果德方情报人员能够再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、研究,盟军的画皮很可能被戳穿——在真真假假、真假结合面前,当真情报获得之时,错误的识别和判断导致功亏一篑。
       “霸王行动”的腹稿始于英国蒙巴顿海军上将、Frederick E. Morgan(摩根)陆军中将,终于以Dwight D. Eisenhower(艾森豪威尔,美国陆军上将、盟军最高司令)、Arthur William Tedder(阿瑟·威廉·怀特,英国皇家空军元帅、盟军最高副司令)和Walter Bedell Smith(沃尔特·比尔德·史密斯,美国陆军中将、盟军参谋长)为首的“导演团”。
       艾森豪威尔此前作为战争计划处副处长、作战厅厅长,曾在马歇尔(美国陆军部长、陆军五星上将)身边参赞军务。他软磨硬泡地“挖”来了马歇尔的秘书史密斯,替换摩根,出任盟军参谋长。
       将“霸王”演绎到极致的史密斯,1946-1949年出任美国驻苏联大使,创建了搜集苏联情报的间谍网;1950-1953年,出任CIA(美国中央情报局)第四任局长。他“挖掘”出了Allen Welsh Dulles(艾伦·威尔逊·杜勒斯,美国第一号间谍,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的要角,CIA第五任,也是任职最长、影响最大的一任局长。CIA总部的进出口,至今还留有一块他的浮雕像,上面的题词是:“纪念他——和我们周围的一切”),开始大规模增加隐蔽行动的特工人员并把CIA的活动范围扩大、延伸到远东。史密斯创立的24小时情报通报的做法被延续至今,他对CIA的贡献被认为具有里程碑意义,正是在他的领导下,CIA开始走上真正的“中央情报机构”之路 。
       参考资料与资源
       1958年,英国拍摄的Carve Her Name with Pride(女英烈传),讲述英国特别行动署(SOE)中的女性在开辟第二战场战役中的贡献;

       1965年,美国拍摄了36 Hours(36 小时),讲述知晓诺曼底登陆计划的美军情报官,在被俘后、诺曼底登陆前36个小时里与德军情报机关的一出心理“太极”;
       1970年,美国拍摄了诺曼底登陆中被重新启用的、在加莱地区长时间“声东击西”的“光杆司令”、陆军四星上将George Smith Patton(乔治·巴顿)的传记影片Patton(巴顿)。这部时长170分钟、史诗式的传记片,摘得了1971年第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、最佳导演、最佳男主角等7项大奖;
       1975年,英国拍摄了Overlord(霸王),以一个“小角度”反映诺曼底登陆;
       1981年,根据著名作家Ken Follett(肯·福莱特)的小说《Eye of the Needle》(针眼),英国拍摄了同名影片——唯一“挖”出盟军作假情报的德军间谍,刀锋刺进了别人的躯体、子弹也穿透了自己的胸膛;
       1985年,美国拍摄的Code Name Emerald(代号“爱默诺”,又译:翡翠行动),讲述盟军在法国完成的“翡翠行动”——营救被德国俘虏的“霸主”,一个少数了解D-日(诺曼第战役)计划全部细节的人;

       2004年,美国拍摄了Ike :Countdown To D-Day(艾克:登陆日倒计时),记录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前90天的紧张日夜;
       2009年,西班牙出品了Garbo: The Spy(间谍嘉宝):讲述西班牙双料间谍Joan Pujol García,一人分饰28角,编造出一个不存在的世界谍网,用德国的资金支援英国情报机构。在他的“帮助”下,德军将兵力重心放在了加莱;
       2011年,美国出品了Red Rose of Normandy(诺曼底的红玫瑰)——一个小人物、德军中尉克劳斯·穆勒经历的诺曼底防守战;
       2012年,德国出品的Rommel(隆美尔),是一部比较完整地反映统率帝国B集团军群,抵抗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的传记片。
       在诺曼底登陆的“发起者”英国,BBC(英国广播公司)曾出品过若干部反映诺曼底战役的纪录片,下面是其中的3部:
       D-Day.to.Berlin(从登陆日到柏林 ,3集,1994)
       D-Day 6.6.1944(登陆日1944.6.6,2集,2004)
       Double Cross,The True Story of the D-day Spies(登陆日中的双重间谍,2012年)——讲述英国军情五处指挥的40名以上双重间谍是如何“戏弄”纳粹德国的。
       上述(付费)资源请联系QQ:1619675664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