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名词,读jiàn时,有两种情况:
(1)会意字,本义是门缝,古写作“闲”,“间”是后起字。金文,从门,从月。“闲,隙也。从门,中见月。会意”(《说文解字》)、“开门月入,门有缝而月光可入”(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),后泛指缝隙、空隙。。
(2)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,做动词用(“名词动用”是中国汉语文言文中一个很普遍的形象,可以理解为“使”原有的名词含义如何),如“谗人间之”(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),是使之产生缝隙(间隙)的意思,即通过离间、挑拨,使人不睦。
谍,形声字,从言,从枼(yè)。“言”指语言文字,“枼”指记载家世的薄木片,引申为书写用的薄木片(下有“木”)。“言”与“枼”联合起来,表示“书写有文字的薄木片”,再延伸为薄木片上书写的信息、薄木片上书写的信息所隐藏的秘密。

这样,间+谍便有了两种含义
(1)(通过)门缝窥视写有文字的薄木片(物件、信息、秘密),即获取情报。因此,间谍所为又被称为谍报工作。
(2)使用写有文字的薄木片(物件、信息、秘密)来混淆视听,即反获取情报(保护己方情报不外泄)。
这样一来,间谍就有了两项主要的工作内容:获取情报与反获取情报,后者又称为反间谍。广义而言,凡以获取情报或反获取情报为目的,通过适合自身所能采取的方式达成目标的人员,都可以认为是间谍。但我认为比较贴切的间谍含义,应当包含以下要素:
(1)间谍或反间谍活动是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行为;
(2)间谍或反间谍活动是受国家指派(命令)和支持(资助)的,即没有无国家背景的间谍或反间谍。
上述“国家”均指国家政权或政权组织、利益集团。
据此,我给出的间谍含义是:受一国或多国政府(政权或政权组织、利益集团)指派(领导)和支持(资助),以获取情报或反获取情报为目的,通过适合自身所能采取的方式达成目标的人员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